首页>新闻动态>两会声音|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建议(二)
两会声音|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建议(二)
发布时间:2023-03-07 浏览量:208

全国政协委员姜妍:多措并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沈阳鼓风机集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说,她准备在会上提交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提案。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精准撮合对接,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我有几点思考和建议。”姜妍说,应将“撮合”活动制度化,将“技术撮合”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手段。她建议,大力打造“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活动,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定期举办撮合对接会,为企业与科研人员搭建对接双向桥梁,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同时,要做好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为成果转化供需双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定制化、专业化服务,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姜妍还建议推动服务市场化,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专业化技术转移经纪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全方位支撑。”姜妍建议,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的政策,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文源/沈阳发布客户端


闫大鹏代表建议:加快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让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大鹏很“揪心”。今年全国两会,他建议加快推进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赋权方式、收益分配及相应的国资处置和成果转化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纳入技术工程类高校院所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已是当前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22年在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过程中,科研人员对涉及产权及收益分配协商如“明确约定赋权后专利的申请、维持和转化费用的承担义务”的担心或顾虑比例高达91.2%。

闫大鹏之前就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后来与企业合作创办了锐科激光公司,如今,他也在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在他看来,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2015年修订,虽然已提出将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以及提高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但尚未明确规定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如何处置,以及所有权处置如何与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挂钩。

因此,他建议加快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同时,在高校、科研机构推行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方式,快速盘活变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维护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权益,方能充分调动其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为科技成果转化直接赋能。

他还建议引入“科研法人”制度,充分授予高校、科研机构战略科学家或首席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在项目研究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选择、科研经费管理、团队人员选聘等方面的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探索在技术工程类院系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考评,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纳入高校院所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加快建立常态化知识产权交易和私募股权交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的市场化评价机制。

文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江浩然: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产业集群成链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围绕科技创新、民营经济、行业发展等准备了多份提案。

依托高水平大学打造创新策源地

“教育在改革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大学与城市同频共振、相互赋能、共生共荣的需求是迫切的。但是,我们看到,相当数量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落地缺乏必要的支撑,也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在就读城市创新创业。”通过一线深入调研和观察,江浩然注意到,大学与城市在相互赋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产学研融合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对此,江浩然认为,大学科技园可以通过科技和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机制,很好地借助大学、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产业集群成链。

“我建议,以高水平大学周边区域为物理空间支撑,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江浩然表示,可以学习借鉴“斯坦福+硅谷”的模式,广泛集聚人才、科技、平台、信息等创新要素,推动形成“科学家+投资家+创业家”的创新创业“三驾马车”,更大程度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助力大学与所在城市双向赋能、共生共荣。

江浩然还建议,可以通过创新搭建大学教师、学生、初创企业、上市公司、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等多方互动的平台,联合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探索“企业出题、大学答题”科技创新模式,为技术变革和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持,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产业+金融”模式,发挥风险投资的催化剂作用,通过成立专项母基金,遴选并配资形成创投基金群,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给“科学家”“创业家”配上“投资家”,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活水;积极发展“大学生创业经济”“院所经济”“校友经济”等经济新形态,用“校友圈”来撬动“产业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围绕经济与民生建言献策

江浩然说,在准备提案时要具备“两心”——细心和恒心。细心,是要从调研的细枝末节中探寻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平稳,也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照进现实;恒心,是对专一领域的持续关注,对自己的调研成果持续雕琢,对政策落实持续跟进,不断寻找进一步优化的路径,周而复始,才能求解到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围绕经济和民生这两大主题,从监管立法到产业升级,江浩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江浩然观察到,我国跨境贸易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国际贸易、数字贸易规则的话语权相对不足,跨境供应链安全问题也在不断突出。

对此,江浩然建议,在战略层面,统筹建立海外仓政企混合基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网络运行体系;在规则层面,支持国际贸易规则与数字化接轨,在国内外市场推广建设“商业+政务”服务一体化的政企合作数字系统;在产业层面,在出台一系列补贴、税收和便利措施的同时,支持将中国的数字贸易监管经验复制到海外业务拓展中,并通过立法保护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的合理正当权益等。

针对目前充电桩充电方式对电网造成巨大压力、充电桩难以满足大规模发展需要等问题,江浩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快升级为充电网;全面统筹布局,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重点和计划;强化组织引导,支持头部充电运营企业参与城市充电网建设;完善考评体系,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行考评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充电安全监管政策体系。

针对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技术相对落后、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江浩然建议,用好研发举国体制,整合专业力量,大力支持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研发,推广应用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支持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等。

文源/上海证券报


司徒国海:如何让“沉睡专利”转化为产品?

企业需要专利技术但缺乏门路,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专利却难以转化利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拟提交一份提案,就如何促进“沉睡”发明专利实施给出自己的建议。

提案指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中国科研人员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1位。中国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也在2022年底达到了421.2万件。这表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基础研究中的创新性成果并不简单等同为生产力。”司徒国海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而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都超过50%,小型企业的为45.3%,微型也有22.0%。

从专利技术到产品,中间有哪些障碍?提案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是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一方面存在大量“沉睡”专利,“有货无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面临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对新的产业技术需求旺盛,但是获取渠道有限。

二是专利产业化“中间阶段”链条不完备。一些发明专利的创新性很强,具备实施和转化的潜力,但是由于技术成熟度不高,无法直接转化成技术产品。通常一项创新性技术从取得原理突破和实验验证到产业化落地,中间仍然需要持续多年、不断优化迭代的研发过程。但这个过程的研发不应该由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来承担,目前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也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对接两头的中间阶段有所缺失,专利产业化链条处于断裂状态。

三是实施专利产业化的高端专业人才缺乏。《调查报告》指出,48.7%的企业专利权人反映,“缺少高端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最主要原因。这样的高端专业人才包括技术经纪人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专业人员等,要能沟通供给侧和需求侧,即能快速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的技术和原理,作出成熟度和实施价值的研判,对接企业需求,并实施或指导完成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研发。

四是实施专利产业化的资金、设备和场地缺乏,对小微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调查报告》显示,有42.7%的小型企业和48.9%的微型企业反映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缺乏资金、设备或场地等困难,比大中型企业高出二十几个百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司徒国海给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第一,在已有的“揭榜挂帅”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技术供需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学研能级。例如,可以借鉴和推广上海技术交易所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的使用以及成功建设经验,建立全面、及时的供需发布与检索平台;探索建立技术供需信息的 “单盲”发布机制。

第二,加强从1到10这个“中间阶段”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人员评价机制。引导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更多支持中间阶段项目的投资,支持中小微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对于从事中间阶段技术研发的人员,探索建立以技术和产业贡献为导向评价机制。

第三,加强发明专利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和实践培养包括技术经纪人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专业人员等在内的专利产业化高端专业人才,畅通其职业和职称发展通道。

第四,加快推动能有效嵌入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通过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引导科研人员、资本和科创服务人员发挥专长,协同合作。

文源/澎湃新闻


民进中央: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量不断增长,但专利转化效率较低,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4.6年,明显低于全国6.9年的平均水平。除此,高校专利转化服务能力不足、产品孵化阶段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使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创新发展大局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民进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民进中央建议:  

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专利转化全链条合力。依据专利转化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科学地制定政策,重视专利转化相关的科技、财政、税收、审计政策协同,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形成推动政策落地的合力。以科技成果信息库为突破点,建立集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专利评价、项目融资、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专利推广,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协同,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二是加强高质量专利供给,释放转化动力。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方法,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的差别化评价,提高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施高校科研人员分类学术评价机制,充分考虑科研环境的特性和离岗创业人员需求,将高校科研人员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交叉型,因才施策。完善决策容错机制,制定专利转化负面清单、勤勉尽责规范细则,为高校专利转化松绑。 

三是加强转化服务队伍建设,丰富金融财政支持模式。推动高校培养兼具技术背景和金融、法律、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多元化市场化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课题组专员+专业机构人员”模式,由技术经理人辅助发明人转化专利并加强专利转化追踪。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专利转化规律的金融支持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项目资金、匹配资金、种子基金、风险基金的形式,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和专利转化经费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一些转化难度大、时间周期长、收益比较高的科技成果和项目。

文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来源:成果转化信息库微信公众号